2011 Volume 2011 Issue 258 Pages 194-212
现代汉语里有一种将数词“一”置于谓词性词语前的结构。以前这种结构被认为是表示小量的,同时也被看做一种时态标志。但是这种看法无法对分布广泛的“一”的语义做出统一解释,也不能对各种语言事实进行合理的说明。本文抓住“一 V”有时受“这”修饰这一特点进行分析,发现“这/那+量词+名词”与“这+一+动词”结构是平行的:量词对名词承担了“个体化功能”;而“一”则对动词承担了同样的语法功能 (我们称之为“个别化功能”)。此外,由于“一”不与表示将要发生的“要”同现,所以它还隐含有“事件发生”这一语义,也就是说是将事件作为一整体看待。由此,我们也能够对动词短语中可以出现“了”和形容词等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