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間生活文化研究
Online ISSN : 2187-1930
ISSN-L : 2187-1930
報告
宋代饮茶文化美学意识研究
趙 方任
著者情報
キーワード: 美学意识, 宋代, 茶文化
ジャーナル フリー

2019 年 2019 巻 29 号 p. 742-756

詳細
抄録

  本论文以探讨中国宋代饮茶文化的美学意识为目的。然而,鉴于茶文化的范畴越来越广这一事实,本文首先对茶文化这一大概念下面的细分门类进行了界定与整理。笔者在充分分析了自古即今茶文化细分门类演变的基础之上,将茶文化的内容细分为六类,并对迄今为止这六类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。进而发现古人热衷而我们却没有研究、没有涉猎的几个茶学方面的“盲点” ――即(1)品饮的事先准备、(2)烹茶动作和流程、(3)茶水之色、香、味等三项。不难看出,这三个未被学界重视、几乎未被研究的项目却正是茶文化的重中之重。

  本论文便以这三个项目为核心,来探讨宋代饮茶文化的美学意识。并得出下面三个结论:

  1、宋代茶人重视“饮茶准备”而轻视“点茶”动作。

这是重视品饮的氛围、意境,轻视规范化动作设计的具体表现。

  众所周知,日本茶道的源头正是中国宋代的点茶,然而,茶道在日本走上了独自发展之路,最终形成了点茶动作(手前)的形式化、标准化、统一化、规范化。这也正是中日两国茶文化的最大差异之所在。

  2、宋代茶文化轻视“点茶”动作的同时,却非常重视“点茶”的结果。特别是在“点茶”的结果之茶汤的“色、香、味、形”之中,又格外重视其中的“形”,即泡沫的样态外观。可以说,宋代茶文化四大关键词“点茶”、“茶百戏”、“斗茶”、“分茶”等文化现象的出现,都是追求点茶后茶汤泡沫外观这一审美意识造成的结果。

  因此,我们可以说,宋代“成品茶”的最大审美追求是“北苑的龙团凤饼”,而宋代“品饮过程”(品饮行为)的最大审美追求则是“茶汤之泡沫”。

  3、宋代茶人对茶汤之“形” ――泡沫样态的描写用词丰富、细腻详实、准确巧妙、比喻贴切,和“点茶”动作的描写少而且暧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更重要的是,宋代的泡沫样态描写具有极高的可再现性,为此,笔者已经开始用现代茶对宋代茶人描写的泡沫样态进行再现实验,其结果将另行撰文论述。

著者関連情報
© 2018 大妻女子大学人間生活文化研究所
前の記事 次の記事
feedback
Top